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绝望地等待死亡 ……
黑 犀 牛
近40年来,全球黑犀牛总数量从65,000头锐减至2,300头,其中肯尼亚黑犀牛数量从20,000头锐减至395头。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在黑市,犀牛角的价格堪比黄金,其暴利引发了偷猎者疯狂的猎杀行为,同时也为该物种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为猎杀是导致黑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全球80%的犀角贸易,发生在中东、越南和中国大陆地区。
这里原本有一张图片
太血腥,小编为你隐藏了
(怀孕的母犀被残忍猎杀,腹中还有尚未出生的幼犀)
北 方 白 犀 牛
2009 年,时年 36 岁的北方雄性白犀牛 - 苏丹(相当于人类约 72 岁)、时年 20 岁的 Najin (相当于人类约 40 岁)和时年 9 岁的 Fatu (相当于人类约 18 岁),由捷克王宫镇动物园被救助至肯尼亚 Ol Pejeta 保护区,它们成为拯救北方白犀牛这一亚种的最后希望。然而,在之后长达 9 年的无数次尝试与突破中,科研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人工授精、南方北方白犀牛杂交等人工繁育方法均告失败。
2018 年 3 月,时年 45 岁的苏丹(相当于人类约 90 岁)憾然辞世,而 Najin 和 Fatu 的年纪也不再属于北方白犀牛的最佳育龄。尽管苏丹的精子仍被保存在柏林野生动物研究中心(IZW),因其活性有限,兼之可匹配的北方雌性白犀牛基因同样有限,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惨痛而无奈的现实:北方白犀牛的繁衍基本无望,这一亚种的灭绝,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相较已进入灭绝倒计时的北方白犀牛,人类对于全球尚存 2,300 头的黑犀牛,能做的努力与可预见的成果似乎会更多。自 2012 年以来,守望地球成为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拯救黑犀牛科研项目的唯一民间资助来源。 截止到 2018 年底,该保护区内的黑犀牛数量从 82 头增长到 119 头,科研成果十分显著,被东非各国相关科研人员借鉴并学以致用。中央电视台曾在 2015 年对守望地球该项目进行过专题报道。
Ol Pejeta保护区内的三种犀牛物种分类
1. 黑犀牛:珍稀濒危物种,全球仅存不足 2,300 头,肯尼亚仅存不足 400 头,该保护区内生活着不足 119 头。
2. 北方白犀牛:全球仅存 2 头,均为雌性。分别是 30 岁的 Najin 和现年 19 岁的 Fatu。
3. 南方白犀牛:尚未被科研团队划分为濒危物种,在非洲多个国家的动物园均可见到。
科 考 内 容
研 究 领 域: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研究
研 究 目 的:为黑犀牛与大象、长颈鹿、狮子、猎豹等重要野外伴生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可持续管理方案,提供坚实的一线野外数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研 究 内 容:植被取样、野外黑犀牛行为监测、树木监测、金合欢树幼苗监测、重要野外伴生物种监测
首 席 科 学 家: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局长Geoffrey Wahungu
科 考 集 合 地 点:北京
科 考 现 场:肯尼亚奥珀椰塔保护区
体 力 要 求:中等(最大强度为徒步8公里)
科 考 队 人 数:8 -14人
科 考 天 数:12天
项 目 特 色
具有全球意义
顶尖科学家主持
常人难以到达的神奇地方
采集野外科研数据,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野外科研志愿者从科考过程中获得不同凡响的户外体验
活 动 价 值
获得顶尖科学家签名的科考证书
申请留学过程中特殊经历更能获得招生官认同,录取更具有竞争力
个人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和户外生存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铸就更为出色的人格魅力,收获成就感
感受生态和地理多样性,在与大自然最亲近的状态下,逐步学会感受自然、观察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养成最基本的公民素养
野 外 科 考 地 点
位于肯尼亚来基匹亚高原的奥珀椰塔保护区,海拔1800米。赤道从这里穿过,气温凉爽宜人,四季如春,可与我国的春城昆明相媲美。我们将漫步在东非稀树草原,邂逅五大兽,并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黑犀牛,及其栖息地的可持续管理方案,提供坚实的一线野外数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Ol Pejeta保护区内的黑犀牛
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们的科考营地
保护区内埋葬着18头被人类猎杀的犀牛;其中16头为黑犀牛,2头为白犀牛
步东非稀树草原,邂逅五大兽
科 考 日 程 安 排
第1-2天 北京-转机-内罗毕
北京首都机场集合,经中转城市抵达内罗毕。入住内罗毕Safari Park或同级别酒店。
第3天 Ol Pejeta自然保护区
乘车前往世界上最大的黑犀牛栖息地Ol Pejeta自然保护区,并入住保护区科研站。晚间进行科考欢迎仪式及安全规程培训。
第4-10天 Ol Pejeta自然保护区
野外科考课题 1 — 保护区样地树木的生长和损害状况的监测;
野外科考课题 2 — 评估占据黑犀牛75%食物来源的金合欢树苗生长情况;
野外科考课题 3 — 观察样地上金合欢树与其重要伴生物种 - 蚂蚁的相互依存;
野外科考课题 4 — 在陆地地带监测黑犀牛及其他野生动物分布情况
野外科考课题 5 — 在陆地地带监测大象粪便的分布,以便绘制出大象活动域图;
野外科考课题 6—狮子领地范围监测
野外科考课题 7—探访珍妮古道尔黑猩猩庇护所
野外科考课题 8—反盗猎武装巡逻(该巡逻队为世界上唯一一支为保护极度珍濒危物种而设立的准军事反盗猎武装小分队)
野外科考课题 9—探望全球仅存的2头雌性北方白犀牛
野外科考课题10—保护区周边社区调查
第11天 内罗毕
科考告别仪式后,乘车前往内罗毕机场
第12天 中转-北京
经中转城市抵达北京
野 外 科 研 志 愿 者 证 书
完成野外科考工作的志愿者,将获得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局长Geoffrey Wahungu教授,以及守望地球创始人谌良仲先生联合颁发的野外科研志愿者证书,用以表彰野外科研志愿者对保护黑犀牛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作出的宝贵贡献。
活 动 说 明
Q:肯尼亚政局是否稳定?
A:肯尼亚属英联邦国,近年来政局稳定。肯尼亚与中国是友好建交国家,近年来较多中国人赴肯尼亚公务和旅游,是东非最知名的旅游国家之一。
Q:肯尼亚气候如何?
A:肯尼亚位于热带季风区,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地带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位处赤道附近,气温较为适宜,与中国昆明相似。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
Q:如何办理肯尼亚签证?
A:守望地球将协助科考队员办理电子旅游签证。
Q: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A:出发前20天以上接种黄热疫苗,有效期10年。
Q:科考保护区卫生条件如何?
A:守望地球野外科考志愿者所在的保护区科研站条件良好,有专门的后勤部门提供三餐,饭菜干净卫生,营养均衡。
Q:需要携带哪些出行装备?
A:服装:轻便长袖衬衣、长裤、户外冲锋衣、抓绒上衣(夜晚气温下降时穿)、能够遮挡头、脸和脖子的宽沿帽、雨衣。
户外装备:日用背包、防晒霜、水瓶、头灯或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望远镜、笔记本电脑(以协助科研团队进行数据汇总)。
项 目 反 馈
野 外 科 研 志 愿 者 感 想
贝同学:
在这里我们观测到了金合欢树以及和蚂蚁的共生关系,找到了很多遗失的树木,在草原上徒步8公里监测了动物和大象的粪便,追踪了狮子,参观了黑猩猩、河马、黑犀牛和最后两只白犀牛的栖息地,去看了最后一头雄性白犀牛的墓地和其他很多犀牛的墓地,看了赤道分界线,还看了令人幸福感爆棚的日落。在这八天里看到了很多很多只有在纪录片里才能看到的野生动物和风景。每天晚上ppt的动物介绍和总结也是很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还很幸运的见到了Lucy和Wahungu教授也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最初选择这个项目只是因为我很喜欢非洲并且能让我的文书里多一项志愿活动可写,我并没有带着什么课题来研究,其实来这里之前我也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濒危的野生动物,可来到这里的这么多天里我一点一点体会到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这里的草原只是地球上的一小部分,可却发挥着独特并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地球是一个整体,我们做出的每一点点努力都会影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让它发生改变。每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给我们最美的恩赐,它们都有着其他物种无法取代的位置,保护动物和栖息地就是在保护大自然,造福当下,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现在我们所一起做出的努力并不为人所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桑田的变迁,这些正功的叠加就会一点一点展现出来,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戴同学:
此科考报告文章被央视网选中发表
守望地球为野外科研志愿者们提供媒体发表文章机会。
野 外 科 研 志 愿 者 海 外 大 学 录 取 榜
活 动 详 情
时 间 :7月15日-7月26日
8月6日-8月17日
成队人数:8--20人
年龄:12岁以上可独立参与
该项目可亲子
费 用 及 清 单
科 考 费 用:4 5 8 0 0 元 / 人
集 合 地 点:首都机场
费用包含:
1.从首都机场出发的国际经济舱机票;
2.科考地所在国家签证费;
3.全程专业领队服务;
4.野外科研费用:
ü 首席科学家、助理首席科学家、科研助手、向导;司机、厨师、护理等服务人员;
5. 科考期间的标间住宿,餐食;
6. 科考期间所有交通安排;
7.行程单里列出的活动项目;
8.意外保险和紧急医疗救助。
报价不含:
1.国内交通费用;
2.公务舱差价费用;
3.全程住宿单间差费用
4.护照费用;
5.公证和认证的费用;
6.司机、导游超时加班费用;
7. 个人消费;
8.行程中未列明项目。
报 名 截 止 日 期 :
2 0 1 9 年 5 月 18 日